原標題:數據成了一種方法,而數據敘事則成了溝通的鑰匙——(引題)
運用數據敘事做有效的溝通(主題)
數據是冰冷的,這是我們習以為常的說法。在大多數人心目中,數據可以和理性、冷靜、抽象、距離等詞語畫上等號。誰會將數據與感性、溫度、具象和接近等詞語聯系起來?一談起數據,我們的腦海里會出現什么?一個個表格或者一堆堆數字,中間可能還夾雜著令人頭疼的亂碼與空格?它們好像沒有生命的符號,處理和分析它們時需要極為耐心。
(資料圖片)
然而,憑什么認為一堆看似復雜的符號能發(fā)出理性之聲?憑什么這些符號不能帶來溫暖感人的故事?數據和理性之間未必能畫上等號。且不說我們的生活中遍布著各種各樣糟糕的數據故事,這些故事被用數據包裝起來,看起來很硬核,但往往內里充斥著不交代樣本和調查方法的問卷數據、來源不明的統計數據,甚至夾帶“私貨”的假數據;或者即使數據本身沒有問題,但對數據的分析和解讀卻完全南轅北轍,誤導讀者。這樣的數據和理性壓根扯不上一點關系。
即使克服了上述問題,使數據足夠具有理性和科學性,也并不意味著數據故事就會變得冰冷而失去溫度。理性和感性必然涇渭分明、毫無關聯嗎?其實不然。如同世間萬物存在多種可能性一樣,這個世界并不總是非黑即白,理性和感性之間也沒有根本的對立。
我曾在一篇數據敘事作品文末看到某讀者的留言,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篇文章提示我們:除去一般性的科研文章,新聞傳播學的學術還可以怎么做;數據自己不會說話,要靠運用它的人;技術不是最有價值的,要看到工具后面的人文關懷?!比绻麤]有數據,那么數據敘事將成為無源之水,但是,即使數據之于數據敘事的重要性不可撼動,這也并不意味著創(chuàng)作者會失去敘事中的主導地位。講故事的是我們、你們或他們,而不是數據本身。即使數據像一座蘊藏著寶藏的富礦那樣蘊含著豐富的故事,也需要創(chuàng)作者去發(fā)現、挖掘和呈現。數據創(chuàng)作者在數據和讀者間架起一座溝通之橋,這座橋既可以傳接事實與知識,也可傳播偽科學和謬誤;既可以傳遞理性之探討,也可傳送人性之關懷。
在我看來,很多經典的數據敘事作品之所以能打動人,往往并不僅僅是因為數據帶來的理性層面的探索,更是孕育在這些理性思考背后的那些對人之價值、命運的深沉觀照。無論作品的設計多么酷炫,離開這一精神內核,數據敘事就如同失去了靈魂,或也能引起一些關注,但熱度終將快速散去而難以給讀者留下長時間的記憶。敘事是人類傳遞信息的傳統。羅蘭·巴特曾說過:“世界上敘事作品之多,不計其數;種類浩繁,題材各異。對人類來說,似乎任何材料都適合進行敘事:敘事承載物可以是口頭或書面的有音節(jié)語言、是固定的或活動的畫面、是手勢,以及所有這些材料的有機混合;敘事遍布于神話、傳說、寓言、民間故事、小說、史詩、悲劇、正劇、喜劇、啞劇、繪畫、彩繪玻璃窗、電影、連環(huán)畫、社會雜聞、會話之中。而且,以這些幾乎無限的形式出現的敘事遍布于一切時代、一切地方、一切社會?!?/p>
數據敘事也不是媒體的專利。過去,數據敘事更多是科學研究者、政府或商業(yè)機構人士的專長,他們用數據講述一個個專業(yè)領域內的故事,這些故事往往以論文或報告的形式在同行中流傳,卻在普通讀者面前筑起了無形的認知“高墻”。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數據開始幾何級數地增長,一方面部分機構和部門對數據的壟斷伴隨著信息公開和開放數據的呼聲而出現了松動;另一方面所有人進入數字化生存的在線狀態(tài)使互聯網上處處留下了數據足跡。我們好像一條條被拋進了數據大海的魚,生活于數據之中。當我們所處的周遭世界處處皆由數據構成時,該如何理解它們,如何理解我們?數據成了一種方法,而數據敘事則成了溝通的鑰匙。
敘事學是文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領域,但是本書無意于在已有的敘事學理論基礎上嫁接“數據”的相關內容,那樣做必會是某種形式的畫蛇添足,亦能形成理論研究和實踐探討相脫離的“兩張皮”現象。數據敘事絕不是簡單的“數據+敘事”。本書不是思辨性的理論專著,而更接近一本基于田野調查的觀察筆記?!袄碚撌腔疑?,而生活之樹常青。”與其說這本書想構建一個探討數據敘事的理論體系,毋寧說它更想帶領讀者體驗一場如何用數據敘事的旅程:通過還原每一個細微的實踐場景,讓讀者感受當時之所做所想,以微薄的經驗和反思對數據敘事的理論和方法展開探討。我們將數據作為方法,去探索敘事的可能性,探索如何運用數據敘事在這個信息和觀點紛雜的時代做更有效的溝通。
毋庸置疑,數據素養(yǎng)已成為普通人應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而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數據敘事或將成為普通人應具備的基本技能。我希望本書不僅能給予那些正在從事廣泛的數據敘事領域工作的媒體人或非媒體從業(yè)者更多新鮮的視角和資料,也能給那些對數據敘事感興趣且想了解如何進行數據敘事的讀者提供較為專業(yè)的入門指導,還能成為那些不想被糟糕的數據敘事糊弄的讀者們的防“坑”指南。
希望閱讀本書的讀者,不僅能和我們一樣,感到數據并不冰冷,借數據敘事這座溝通之橋穿越信息之迷霧,彌合理解之鴻溝;而且,能在應對和處理各種復雜情形時,游刃有余地“把數據作為方法”。(方潔)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
標簽:
上一篇:烏魯木齊:社區(qū)文化活動樂融融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數據成了一種方法,而數據敘事則成了溝通的鑰匙——(引題)運
2023-07-28 14:06
原標題:烏魯木齊:社區(qū)文化活動樂融融7月27日,在烏魯木齊市天山區(qū)新
2023-07-28 14:05
原標題:廣州海珠區(qū)有個“潮”出圈的街舞潮流文化中心(引題)弄“潮”
2023-07-28 13:54
原標題:探訪黎巴嫩巴勒貝克神殿建筑群遺址7月26日,在黎巴嫩巴勒貝克
2023-07-28 14:05
原標題:電影《雪豹和她的朋友們》發(fā)布導演特輯中新網北京7月27日電(
2023-07-28 11:56
原標題:戲要淡一點,情要真一些解放日報記者陳俊珺單雯現任南京藝術學
2023-07-28 11:59
原標題:廣武長城腳下論道國家文化公園的文旅融合發(fā)展中新網太原7月27
2023-07-28 11:56
原標題:掀開“懸疑”的外殼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孫慶玲?大大小小的屏幕
2023-07-28 12:06
原標題:《中國兒童軍事百科全書》發(fā)行50萬冊打造足不出戶的“軍事博物
2023-07-28 12:03
原標題:探尋文化的“妙不可言”探究傳統習俗之妙、領悟非遺項目之妙、
2023-07-28 11:04
原標題:詩畫浙江兩岸文創(chuàng)設計共創(chuàng)營開啟浙臺設計師共促文創(chuàng)發(fā)展中新網
2023-07-28 11:02
原標題:樂在大運在成都看《成都》(主題)大街小巷音樂戲劇在接力奏響
2023-07-28 10:56
原標題:中國科幻“大咖”齊聚柴達木共話科幻文學影視發(fā)展新愿景中新網
2023-07-28 09:53
原標題:激活傳統文化,河南文旅的“破圈”之道新華日報記者周嫻千人“
2023-07-28 09:56
原標題:《長安三萬里》中,有哪些江蘇文化元素新華日報記者于鋒《長安
2023-07-28 10:05
原標題:培國學之根育知識之樹|國學講座亮相第31屆全國圖書博覽會工人
2023-07-28 10:00
原標題:29歲指揮家孫一凡救場瓦格納歌劇創(chuàng)下最年輕紀錄中新網北京7月2
2023-07-28 09:56
原標題:耍牙,“耍”出非遺新魅力(新國潮)演員口含12顆尖而長的野豬
2023-07-28 09:05
原標題:刀郎又火了,“借歌復仇”的說法成立嗎?近日,刀郎發(fā)布新歌《
2023-07-28 09:05
原標題: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開啟北京之行,闊別五年再登國家大劇院工
2023-07-28 08:57
原標題:“現場與在場——張崇岫抗美援朝影像作品展”在京啟幕中新網北
2023-07-28 09:00
原標題:文旅部:加大對“黃牛”、第三方平臺違規(guī)囤票、倒票等行為的打
2023-07-28 09:03
原標題:軍博舉辦抗美援朝攝影作品展7月27日上午,一場以“現場與在場
2023-07-28 08:03
原標題:新華社權威快報|第31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開幕第31屆全國圖書
2023-07-28 05:59
原標題:王筠創(chuàng)作《長津湖》等多部小說,全景式展現抗美援朝戰(zhàn)爭(引題
2023-07-28 05:57